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宣传力也是监管力

“全国安全用药月”正式拉开帷幕。今年的主要内容是:宣传贯彻相关政策,增进公众对我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认知和理解;宣传安全用药理念,对百姓常见误区进行梳理解读;宣传安全用药科学知识,形成有效的科普干预;宣传贯彻执业药师有关政策举措,切实发挥执业药师药学服务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唱响“宣传”这一主旋律。

提起监管,人们容易想到“打击”和“查处”。目前,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这一背景下,“打击”和“查处”仍不可或缺,但已不是日常监管工作唯一的常态。将目光聚焦食药宣传,把宣传作为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宣传不仅有态度、有力度,更有温度、有热度,能够在赢得百姓情感共鸣的同时,彰显出监管的“大智慧”和“巧心思”。“新常态”下,宣传力也是监管力。

政府部门“能做”也“会说”,百姓才能找回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于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视前所未有——提出“四个最严”,修订《食品安全法》,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提高仿制药质量标准,组织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审核查验……这种“空前”的治理力度对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一直处于高位,2016年食品抽检合格率为96.8%(乳制品高达99.5%);药品抽检17296批次样品,其中,抽检制剂产品15053批次,总合格率为98.5%。这些事实,都需要让百姓知道,这是改变百姓对食品药品安全抱有的刻板成见和负面记忆所必须的,也是改变人们习惯性质疑和逆向性理解所必须的。鉴于此,政府部门不能只做不说,或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要将事实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出来、表达出来、传播出来。每年举办的 “安全用药月” “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就是很好的形式。

让科学“跑赢”,才能让谣言无立锥之地。“大闸蟹超标喂食抗生素”“医院手术急救从不用国产药”“价格越高药效越好”等“知识”不时出现在公众视野。虽然其后这些说法被证实是“空穴来风”,但还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新媒体的“野蛮生长”,让每个人都成为信息源,也引发大量“噪音”传播。食品药品涉及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容易成为谣言的重灾区。对于公众来说,相关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不仅会加剧“不安全感”,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乃至威胁生命安全。鉴于此,“让科学跑在谣言前面”,抢占先机,及时传递权威声音,才能主导舆情,消除百姓恐慌情绪。常态下,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对食品药品安全热点进行解读,定期开展“安全用药月”“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宣传科学知识,“扶正”才能“祛邪”,百姓科学素养提高了,才能纠正在食品药品安全认知上的误区,进而在面对谣言时,保持理性、冷静,不信谣、不传谣,从而科学安全地饮食用药。

提升宣传效果,还需进一步创新。食药安全宣传要打动百姓的心,就要“以人为本、以需为先、以用为上”。 青岛市食药监管局联合青岛地铁打造的创意主题车厢以俏皮的亲民语言、有趣的卡通形象、新颖的猜谜游戏、实用的食药知识受到市民热捧;武汉食药监管部门的卡通形象代言人“康康姐”,将汉腔汉味融入每周一期的“听康康姐讲武汉话” 辟谣解析音频栏目中,听众在会心一笑间化解了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担忧和恐惧;在一些农村地区,监管部门结合地方文化曲艺特色,编写乡村俚语式教材,开展“载歌载舞式”宣讲……这些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的科普宣传值得“点赞”。监管部门只有打开思路,不断探索,为百姓提供新鲜有趣的“料”,满足公众的“猎奇心理”,食药安全知识才能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