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她,永驻师生心中

她,永驻师生心中

她,永驻师生心中

编者按 王季娴,山东诸城人,生于1918年。她是老一辈的教育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上海基础教育界工作,是上海基础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在王季娴诞辰百年之际,她曾经的学生周继光特别撰文,以怀恩师。

今年是王季娴校长百年诞辰。时至今日,许多老校友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同中学的艰苦创业史时仍感慨万分。当年学校只留下4幢破旧楼房,一大批优秀教师调走。王季娴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来到学校创业的。仅仅5年,她把一所普通的私立学校办成在上海有影响的市重点学校。

在她88岁那年,五代大同中学师生自费结集出版《桃李不言》纪念文集,举行首发式暨庆贺她从教65周年。1000余名海内外校友从四面八方重聚母校。有的教师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由子女搀扶而来,有的校友坐着轮椅前来。虽然室外寒风凛冽,礼堂内却热气腾腾,济济一堂,连走道上都站满了人,场面十分感人。

该是怎样一位师长,配得上如此深厚的感恩之心?王季娴校长为什么能这么长久地在一代又一代师生的记忆中驻留?答案只有一个:她是一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好校长。她时刻铭记党和人民赋予她的使命,带领全体教师,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她是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大先生”。

   因势利导,始终把学生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

上世纪50年代,王季娴任上海市大同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她始终认为,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多为学生着想,了解学生的问题和要求;校长应该从教师的角度去想问题,多为教师着想,了解教师的问题和要求。

学生干部徐志华对王季娴帮助解决兼职过多的往事记忆犹新。当年她担任团支委、班委等四五项兼职,因忙于工作,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王季娴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与班主任商量,让她只保留“科代表”一项工作,腾出时间先把学习抓上去。

王季娴曾经提出“要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师们也十分认同王季娴的这个主张,上课不拖堂,下课后千方百计把学生们引出教室到大操场活动。

当年的大同中学有40余个课外兴趣小组,用“活跃、活跃、再活跃”形容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再恰当不过了。学校操场占地20余亩,从清晨到天黑,都是龙腾虎跃的热闹景象,这边师生在长跑,那边又有学生在跳高、跳远。足球场天天满场,学生们要踢到天黑球找不着了才回家。后来发展到每班有班队,各年级有年级队,足球场挤不下,大家就涌向篮球场、排球场……

当过大学校长的张德永说,在大同中学就读的经历对他来说是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他和王季娴面对面接触仅有两次,但终生难忘。一次是初中时,他们班在校音乐会上演出时突然麦克风坏了,全班保持安静纹丝不动,直至20分钟后麦克风修好。王季娴夸奖他们班纪律真好,命名为“邱少云班”,这是当年对学生最大的褒奖。另一次是高三时,王季娴把班干部召到校长室,对他们说:“你们已经长大了,成熟了,以后你们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进步。”王季娴说话时对待学生的民主意识让他震撼,为他后来在大学里做领导工作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

有个性的调皮学生也能得到发展。有个叫张华强的华侨生,因为动刀子打架,原来的学校管不了,教育局就将他安排到大同中学。学校不是寄宿学校,学校特地给他腾出一间宿舍;他成绩极差,学校就专门派优秀教师和团员帮他补习。教师问他喜欢什么,他说喜欢体操,学校就为他辟出体操室训练。他还会拳击,学校就买来拳击手套、沙袋,让他边练边做教练,学校拳击队参加比赛时,他竟然得了个全国最轻量级冠军,成了《新体育》杂志的封面人物。他还会演戏,学校就在自编自导的小话剧中让他当演员,居然被来大同中学体验学校足球生活的上影厂导演看中,在《两个小足球队员》中扮演主角之一。他慢慢变成了一个好学上进的学生,让当时的市教育局领导也很惊讶。后来,王季娴谈起这件往事时说:“学生的潜力要靠教师去挖掘,特别是调皮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想教的教师。”

   量身定制,把“杂牌军”带成爱岗敬业的“王牌军”

王季娴深知,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力军,同时,课堂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最佳平台。当时她是党政一肩挑,没有副手,学校许多事情都是她和两位教导主任在做。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深入课堂听课。她把“听课”作为快速培养优秀教师队伍的着力点。教师们也渐渐习惯了校长不打招呼就推门听课的做法。听完后,她会给任课教师一一评课,好、坏和建议一针见血,再三强调教师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让教师们获益匪浅。通过听课,她也发现了一批好教师、一些好经验。几乎每一个新来的教师她都要听课,而且不止一次,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听课校长”。

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王季娴给我们留下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她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感召教师、团结教师。她身体力行地保护教师、善待教师,极大提高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把昔日被人称为“杂牌军”的大同中学师资队伍造就成为一支爱岗敬业的“王牌军”。

现年99岁的王征鸿老师是银行职员出身,在大同中学担任了30多年班主任。他回忆说,王季娴把他送到市里参加过一期学习班,颇有得益,所以他后来带出了许多优秀班级。现年94岁的王槐昌老师,原在公安系统工作,后调来教历史,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教研组长,至今难忘王季娴对他的提携和培养。正是这样一个个为教师“量身定制”式的培养模式,王季娴成就了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王季娴一生成就了很多优秀教师,张文祺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当年他从美专毕业到大同中学任教,净做画家梦,上课只是应付。王季娴就开导他说,当画家当然对国家有贡献,但只是一个人成功,如果你能培养学生的话,就会有很多画家出来,对国家贡献不是更大吗?张老师按照校长的话去做,他指导的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渐渐在全市有了名气。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许多学生成了海内外知名画家,张老师自己也成了一名全国著名的美术特级教师。

王季娴坚信,只要有一个好班主任,就能带出一个好班级,培养一批好学生。因此她十分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树立班主任典型。1956年上海市评出1200多名优秀教师,很少有班主任入围,而大同中学评上的9位优秀教师中就有两位是班主任。

我也是在王校长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我从小患有严重眼疾,双眼视力仅0.1和0.01,高中时又患上肺结核,不能报考大学。心灰意冷之际,是王校长作出了让我留校当教师的决定。一个高中毕业生,讲话还有点口吃,能当市重点中学的教师?然而这个“天方夜谭”却变成了现实,我不但当了教师,还在33岁那年被破格晋升为特级教师,指导学生在国际数学奥赛中拿金奖。我清楚地记得一次王校长来听课的情景,因初上讲台,我有点紧张,教一元二次方程,公式还没讲,就让学生上黑板解题了。课后,我自己发现错误,正懊恼不已,王校长却笑着对我说:“蛮好,就是有个地方讲反了。”就是这么一句简单的鼓励,让我树立了当好教师的信心。

教师们忘不了王季娴,是因为她对教师的理解、尊重,知人善任,在工作上支持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鼓励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老教师们都很赞赏当年王季娴给了他们“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民主、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给了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机会。有了这样的环境和机遇,他们在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获得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教师们说王季娴最大的功绩,就在于为学校创导了一个好的风气。风气是无形的,但也是最有力量的。

    坚定信念,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王季娴按党的主张办学,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十分用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有坚定的信仰。她以身作则,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和弘扬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这就是她事业成功的秘诀。

王季娴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时,一直坚持德育为先,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把班主任、团队、政治课3支力量拧在一起,齐心协力,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在那个突出政治的年代里,大同中学的思想教育很少说教,强调入耳入脑,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王季娴也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当时的大同中学,并未将所有可用场地建成教学楼、实验楼和操场,而是特意留出一些土地让每个班开辟“米丘林园地”,由生物教师和工务员师傅作指导,在试验田里种植蔬菜、玉米,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

王季娴十分重视对人的发展具有独特作用的音、体、美,各科都有专业出色的教师任教,这些教师不仅在课内受到学生喜爱,课外更是将校园文化和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被许多学校视为“小三门”的音、体、美,在大同中学成为一大特色教育,培养出了一批艺术、体育人才。

王季娴到市八中后,发现高中学生近视较多,在高考志愿选择上受到专业限制,她便要求加强近视防治工作,学校请来发明“正骨舒筋”防治近视眼方法的医生作指导,并发动体育教师、保健教师一起参与,部分学生视力确实有明显好转。负责教师粗略统计后向王季娴作汇报,没料到王季娴听得很仔细,追根问底,她要了解治疗了多少学生,视力提高一档的有几人,二档的有几人……这位教师一时回答不出,十分尴尬,从此他向王季娴汇报工作再也不敢“毛估估”了。

每届高三,王季娴都要组织全体教师多次对学生情况作“排队”分析,发现偏科或是两门学科基础差的学生,就要求教师制订补缺补差方案,常常具体到先抓什么、后抓什么、怎么补。她说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重理轻文或重文轻理都不行,“西瓜要个个包甜”,学校必须要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这不仅仅是为了高考。

2014年10月12日,王季娴永远地离开她钟情的教育事业,离开了热爱她的师生们,但她的思想、她的精神永远留在广大师生心中。她逝世以后,大同中学师生经常聚在一起追忆和她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并数次相约去龙华烈士陵园看望她。

王季娴是一个革命意志坚强的人,她投身党的教育事业,忠贞不渝,不折不挠,受到广大师生的敬重和爱戴。如今,为进一步研究王季娴校长的办学思想,我们成立了“王季娴办学思想研究室”。在王季娴的老家诸城,也将陆续举办季娴小学、季娴中学。王季娴校长虽然远离了我们,但她的办学实践和思想,依然是值得我们珍惜和挖掘的宝贵财富。

敬爱的王校长,我们永远怀念您!

(作者单位:光远教育工作室)

《中国教育报》2018年09月27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