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分享国内外新闻资讯
Menu

河北这一年|建设法治河北 护航改革发展

  建设法治河北 护航改革发展

  ——我省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建设

河北这一年|建设法治河北 护航改革发展

  国家宪法日前夕,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开放日活动。石家庄市的部分中学生走进人大常委会机关,听工作人员讲解宪法知识。记者周洁摄

  2019年,法治河北建设的脚步铿锵有力。

  这一年,立法数量、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这一年,司法更加阳光透明,公平正义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

  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先后两次主持召开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会议,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向纵深发展,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立法引领,为改革发展奠定良法根基

  这两天,只要中介约租客来看房,石家庄市民王荣华都说“等一等”。

  王荣华等的是一部条例。2020年1月1日起,省人大常委会出台的《河北省租赁房屋治安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

  去年10月,王荣华刚通过中介把房子租给自称在超市工作的小两口,就有老邻居来告状:一群人天天吵闹到半夜,街坊四邻不堪其扰。“身份证都不知道真假,更别说身份了,真出点事咋办?”

  此类情况是治安管理的难题。省公安部门11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全省登记暂住人口283万人。由于群众申报主动性不强、摸排警力不足等原因,流动人口管理存在底数不清等问题。

  “我省首次立法探索‘以房管人’,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题。”省公安厅治安总队人口支队流管大队长李晓龙表示,目前公安机关正依托省政府“冀时办”平台,抓紧推进流动人口申报联网建设。

  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今年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立良法、促发展、保善治,筑牢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基础。全年制定法规13部,统筹修改法规6部,审查批准地方性法规30部。全年安排的19件立法项目中,创制性法规占13件。“今年立法工作呈现数量多、质量优、效率高的特点。”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周英说。

  ——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法治护航。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立法就跟进到哪里,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围绕推动“三件大事”,协同京津两市人大制定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开展雄安新区法治建设和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调研;

  围绕助力“三大攻坚战”,制定河湖保护治理条例,作出加强张承地区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决定、加强太行山燕山绿化建设的决定;

  制定统计条例,维护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

  ——百姓平安福祉要靠法治守卫。

  直面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推动相关领域立法蹄疾步稳。

  在全国率先作出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决定,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强化校园欺凌防范,对于学校安全进行专门立法,依法保护师生合法权益;

  制定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法治方式为建设文明家园树立新标尺……

  每一次立法,都是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都是民声的回应、民智的汇聚、法治的跃升。

  依法而治,法治政府公信力持续提升

  夜幕初启,衡水市和平路与前进街交叉口李记餐厅外,几张餐桌把便道堵了个严严实实。

  这是典型的违法侵占城市便道现象。正在巡查的衡水市城管局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张策,立即开启执法记录仪,敬礼、亮证之后开始依法执法。有事实有依据,餐厅老板李全亮甘心“认罚”。

  在张策看来,双方心平气和,得益于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我省在全国率先试点“三项制度”,从执法资格到执法程序进行明确规范。

  第三方评估显示,73.23%的社会公众表示执法环境“变好了”,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从2015年的44.42%上升至2018年的72.74%。

  一年来,随着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深入推进,法治精神进一步体现到政府行政、决策和执法过程。

  ——当权力的边界得到厘清,社会活力被进一步激发。

  16时填报审批表,提交营业执照、许可证、转让协议,16时40分审批成功。

  “这速度不可思议!”在省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放射性药品转让审批业务,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放疗科负责人刘祥赞不绝口:“以前得从沧州跑过来好几趟。”

  省政府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省级行政许可事项由1495项削减至423项,削减率达到72%。行政权力的“减法”,正撬动起激扬的创业热情。截至10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597.57万户,每12个河北人中就有一个私企老板。

  ——当政府决策有了把关者,“红头文件”更有公信力。

  任期内所在区域自然资源资产是多还是少了、好还是坏了,离任时都要算清“责任账”。继在丰宁、兴隆进行离任审计试点后,今年承德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这一制度时刻提醒我们,上马建设项目要多考虑生态因素。否则离任之后,追究个人责任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能对不起地方百姓。”兴隆县县长焦军说。

  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办法,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推动建立政府法律顾问专家团队……通过推进依法决策,政府“红头文件”更有公信力。

  ——当“任性的权力”得到管束,群众的信心与日俱增。

  从肃宁村干部“任性”挪用扶贫资金被处理,到青龙镇干部“代办”申请危房改造被处分,“反腐无禁区”的背后,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的决心和理念。

  加大监督检查和风险防控力度,强化信息公开力度……截至10月,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5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2221人,公权力运行越来越公正透明。

  一场场刀刃向内、自我加压的政府革命不断向纵深发展,法治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持续提升。

  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温暖人心

  年关将至,终于拿到3万多块血汗钱,晋州市北彭庄村民李巧英笑得合不拢嘴:“今年能过个好年喽!”

  三年讨薪路漫漫。2017年,李巧英所在的晋州市旺达纺织厂倒闭,干了一年的工钱打了水漂,踏破老板家门槛,一分钱都没要回。和李巧英一样遭遇的工人有38名,涉及总额44万余元,万般无奈只好诉至法院。

  执行难,破解执行难难上加难。企业主没有资产可供执行,晋州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聂文刊条分缕析,终于从另一起租赁合同中找到突破口,历经重重困难帮农民工讨回了工钱。

  采取联合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全媒体直播“抓老赖”让诚实守信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共执结农民工工资案件5533件,帮助近8000名农民工讨回2.6亿多元血汗钱。执行难,这一司法痛点正得到有效化解,成为法治河北建设的生动写照。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庄严承诺,正化为全省司法机关的不懈追求。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公正的红利不断释放。

  11月18日,石家庄市中级法院对张某某敲诈勒索君乐宝一案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前,张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零八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违法所得14万元追缴后退还被害方君乐宝。

  君乐宝乳业集团总裁魏立华感慨:感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保护民企服务。

  从全省检察机关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到省法院公布3起民营企业家被判决无罪案件……一系列司法“组合拳”给市场主体吃上“定心丸”。

  ——捍卫公平正义,法治信仰不断深入人心。

  3月3日,保定市检察机关认定“涞源反杀案”属于正当防卫,对王新元、赵印芝夫妇不起诉。

  2018年7月11日,追求王家女儿被拒绝的王磊,带着两把水果刀等凶器闯进了王新元夫妇家中。王新元夫妇被刺伤后,为保护女儿王某,在打斗过程中致王磊死亡。

  全省法院对再审案件依法纠错,前三季度民事再审改判率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截至11月15日,全省公安机关共打掉涉黑组织83个、涉恶犯罪团伙107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906名……

  人民群众在一项项法律制度、一个个执法决定、一宗宗司法案件中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的力量,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护航河北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记者周洁)